关于发挥海归人才在传统产业创新升级中作用的建议
 

张 萌    朱立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近年来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竞相推出招才引智的各种优惠政策、引才项目和务实举措,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提供机会和政策便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和谐安定以及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使得中国“人才磁铁”效应愈发明显,这正是近一时期大规模“海归潮”的深刻时代背景。

  自1978年以来,中国累计向外国输送留学生、学者共计192万人,回国只有63万人,回归率不足三分之一,而留美理工科博士毕业生等高质量人才的回国率仅为8%。

  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到2007年仍然滞留在美国的比例,中国最高,高达92%;位列第二名的印度81%。美国《科学》杂志称,清华和北大成为美国博士生来源最多的学校。

  2008年年底的中国,经中央组织部牵头,我国启动了一项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计划中要求,利用未来510年的时间,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2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的领军的海外留学人才回到国内发展事业。实际数据显示自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引才项目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5万名,2016年引进的教授级人才数量是1978年至2008年30年引进总量的20余倍。

  如何充分发挥好已经回国的海归人才的作用,如何通过“创业扶持、就业落户、子女入学、享受政策待遇”等优惠政策的落地,吸引更多海外留学人才回归,进而来到长春,投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是我市目前急需考虑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目前在我市的传统产业中海外归国人员现状

  以长春市内最大的两家国有制造企业一汽集团和中车长春公司为例,目前在这两家企业中服务的海归人才共有60多人,主要来源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发达国家,其中80%留学人员是近5年引进的。他们身上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学历层次高、思维严谨、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很多国家的政策、法规往往有独到的见解,爱岗敬业,学习能力强,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发挥着中坚力量的作用。其中一汽集团累计有100余名海归人员,主要集中在汽车技术研发、汽车生产制造和汽车销售三大领域,他们承担着红旗HS7/H7/HS5/HS3/ASUV关键车型换代,解放J7关键技术和乘用车NVH课题研发及智能数字化技术应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累计有27名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专业覆盖了机电、会计与金融、供应链管理、国际商务法学等10余个专业学科;为我国轨道客车技术领先全球,作出积极贡献。

  二、我市传统产业在海归人才引进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目前,长春市在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广招海归人才,参与创新创业方面步伐明显加快,各项引才引智成果不断得以应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与传统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1.手续办理过于复杂

  海外留学人才在决定回国发展后,需要办理的一系列认证和落户手续,过程繁琐而复杂。以办理就业落户手续为例,就需要在多地开具各式证明,首先在回国前,在中国驻外领事馆教育处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回国后,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国外学位学历认证》;国内确定工作单位后,准备好相关申请资料,向回国处申请办理“就业落户”相关手续,具体流程以当地要求为准;审核通过后,留学回国人员本人于回国处领取《就业报到证》,需落户者另外领取落户介绍信;持《落户介绍信》及其他相关材料到欲落户省、市相关公安部门办理落户准迁、迁移、落户手续。

  以上只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的一般步骤,还不包括在国外使领馆签证的办理、一些拥有外国国籍的海外人才回国、想要更换工作单位或是档案、户口信息不明等各种特殊情况。如此繁杂的办理程序让众多海外回流人才叫苦不迭,大大影响了回国就业的进度和热情。

  2.海归人员在传统产业领域就业的收入水平偏低

  根据调查统计,有超过40%以上的海外人才明确表示他们回国的预期薪资要在10000元以上,超过两成的人希望他们的月薪不低于6000至8000元,仅有2%的人表示他们愿意接受4000元以下的月薪。而在关于就业职位的调查中,44%的海外回国人才期望获得管理层而非技术基层的职位,38%的海外人才希望担任中层管理者,18%的人希望能进入管理高层甚至决策层。必须承认在这些海外人才的预期中有一部分是对自身的过高判断,但是大部分还是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能力作出的合理规划,符合国际人才市场的规则。但事实上,回国后顺利找到工作的这些海外人才们跻身管理层并且拿到万元以上薪水的人并不多。显然,这些与海外人才在发达国家享受的待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即使与国内人才相比也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薪资和职位偏低无疑是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重要阻碍。

  3.工作岗位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

  近年来,一些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海归人员的使用,已脱离注重技术发展主方向,而将繁重的行政工作与事务性工作交予他们完成,使得从事此类工作的海归人员无法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上,造成了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4.相关服务存在不到位现象

  对于海归人员的管理,目前还存在多头管理、部门与职责不明确、职能不集中、工作不到位、令出多门、制度碎片化现象,发挥效用不明显,难以形成合力。在出入境管理、医疗、保险、住房、交通证件、职称评定、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尚没有形成明显优势,对科研和产业发展特殊需要的少数海归高层人才,没有做到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等。

  三、对策建议

  1.简化现有的繁琐流程,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税收、配偶安置等方面提供一站式、系列化服务,对其子女就学等方面予以照顾优待,对高层海归专家,要简化目前的出入境流程,让海归人才办理出入境手续更顺畅、并享受一定的便捷通关待遇。

  2.加大海归人才创业就业扶持和生活照顾力度。建议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设置专项资金,参照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设立海归人才创新项目发展专项资金,当有海归高层人才归国后进入在长大型企业时,能够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在购买商品房时,给予不同等级海归人才,相应数量的“安家补助金”,以真金白银的方式帮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使海归人才归国后能够安下心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工作当中。如果海归人才在自己所在领域内够获得卓越成绩,也可以通过“创新鼓励金”形式,对他们的进行奖励和宣传,通过让海归人才获得城市授予的荣誉奖励,激发创新热情,并树立海归人才事业成功的示范效应,为吸引更多人才来长春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3.建立海归人才定期聚会制度,让海归人才充分感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相关领导可以定期组织海归人员召开座谈会,听取大家意见建议,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与问题。在归国人员当中,一直存在着按地域、按国别、按学历等划分的同学会、联谊会等社团组织,一有闲暇,海归人员便会聚在一起互相沟通信息,交流心得,一些信息和商机也会传播到国外留学人才群体当中,使在国外有同样留学经历的人员有所了解,利用这些社团组织的聚会,可以将国内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形势、未来发展趋势等情况直接向国外的正处于观望状态的、尚未下定决心的留学人员进行传递,扩大政策和环境对海外留学人员群体的影响力,吸引立志留学报国的莘莘学子,坚定信念,毅然选择回国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参与到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来,在更好地为国家效力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作  者:

  张 萌 市政协常委,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立伟 市政协委员,一汽动能分公司党委副书记,长春市侨联副主席

版权所有:政协长春市委员会办公厅 欢迎委员来信:ccszx_bgt@changchun.gov.cn
技术支持:长春市信息中心 吉ICP备11002218号